我市硫化钠出口进一步扩大

2018-03-08 哈密日报

■本报讯 记者郝婧 通讯员祁翔报道
“现在我们企业生产的硫化钠实行产地检验,可以通过E-CIQ报检平台直接报送有关材料,再也不用填写纸质单证邮寄至口岸局了,现在整个报检流程不到1天时间就能完成,这真是大大方便了我们企业。”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新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经理孙智高兴地说。

3月6日,记者从哈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了解到,今年1-2月,我市共检验出口硫化钠5批次,共计774.8吨,价值41.94万美元,较2017年同比增长38.5%和106.2%,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。

据了解,哈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实施3项举措助力硫化钠生产企业扩大出口:一是深入当地企业,了解生产现状,摸清企业生产能力底数及存在的困难;二是积极宣传法检商品的各项法律法规要求,提高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,指导企业重视自查自控,保证出口硫化钠产品、包装质量和运输安全;三是加强事中、事后监管,创新监管思路。改变重审批轻监管的原有模式,大力推行“双随机”工作方式,切实落实质检总局关于“风险分析、审单放行、抽批检验”的工作要求,简化办事程序,提高通关效率,尽可能为企业提供便利。

我市农业部门将继续优化种植业结构
■本报讯 通讯员徐贤升报道
2018年,我市农业部门将继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大力发展具有地域资源优势、产品特色明显、发展潜力巨大、市场前景广阔的优势特色农产品。

——加大冷凉区露地蔬菜新品种、新技术推广力度,实施冷凉区露地蔬菜品牌战略,提升规模化、标准化种植和初加工与品牌化营销水平。

——在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建设3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,示范带动提高小麦品质,试种弱筋小麦1000亩,丰富品种结构。

——调减次宜棉区、小麦低产田面积,通过订单引导,抓好伊州区、巴里坤县中草药种植工作。

巴里坤县各金融机构全力支持春耕生产
■本报讯 通讯员周峰 阿依木古丽报道
年初以来,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各金融机构积极扩大“三农”信贷投放量,全力做好春耕备耕金融支持工作。截至目前,已投放春耕备耕资金6500余万元。

巴里坤县满城信用合作联社主任陈玉洁说:“为了将春耕资金及时投放到农牧民手中,我社主要采取了上门服务、进村投放、休息日加班加点等措施,已投放春耕资金502户2122万元,计划4月中旬将春耕资金6000余万元全部投放完毕。”

哈密天山村镇银行巴里坤县支行主管蒋海鹏说:“从去年12月起,我行就深入各乡(镇)做好春耕贷款宣传工作,已为80多户贷款560万元。在贷款过程中,我行简化手续,让农户尽快拿到钱。”

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巴里坤县支行从2009年至今,已累计发放春耕备耕贷款6.5亿元,支持6000余户农牧民发展生产。
该行长李建国说:“我行优先安排春耕备耕信贷资金需求,全力支持春耕生产。信贷部门成立了2个贷款宣传小组,对农户、农业大户及农民合作社等单位和个人上门走访、现场调研,准确把握春耕贷款的资金需求。同时,为农户开辟了‘绿色通道’,简化贷款流程、缩短贷款时限,做到审批快、放款快,全力以赴支持巴里坤县域春耕备耕贷款工作。”

据了解,巴里坤县今年春耕生产计划投放1.2亿余元。
本期编辑:陈璞